总#022期
博主是1999年接触电脑的,2000年家里有了台式机,然后和众多孩子一样,迷上了这玩意,虽然博主也毫无意外地沉迷游戏,但同时也对早期的电脑硬件、软件技术有过深入研究,比如BIOS、注册表、黑客技术这种东西。今天不聊硬件,我们来盘点下老网民都耳熟能详的20款PC软件,几乎家家电脑上都会装的那种。
照例先上logo墙:
一、网络蚂蚁 —— 下载软件
互联网刚诞生的时代,不仅网速慢,稳定性也极差,大家都记得拨号上网 的年代吧,家里只要来电话,电脑就掉线。那么下载东西的时候如果网络掉线,不管下载了多少,都只能重新来过。现在大家对这个感受不深,是因为几乎所有的下载软件都支持“断点续传”功能,而这个概念最初被大家熟知,就是这款被称为下载软件鼻祖的“网络蚂蚁”。
网络蚂蚁(NetAnts)是上海交通大学学生洪以容 开发的下载工具软件,它利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技术手段,如多点连接、断点续传、计划下载等,使你在现有的条件下,大大地加快了下载的速度。由于这个下载软件,用蚂蚁搬家来象征它从网络上下载数据,因此就称为网络蚂蚁。网络蚂蚁,工作起来有一股锲而不舍(断点续传)和团结一致(多点连结)的精神,是一个帮助你在网络上下载资料的勤奋的蚂蚁工人。网络蚂蚁代表着七八年前的主流,然而现今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野,变成一种对过去的怀念。
NetAnts最初是以英文界面示人,以至于很多人都产生了这样种错觉,认为网络蚂蚁是一款国外工具,但它确确实实是纯正的“中国“血统。
洪以容
二、网际快车 —— 下载软件
Flashget并不是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网络下载加速软件,但却是当时最受中国网民喜欢的下载工具之一。当年大家青睐它的主要原因,是因为那时的网络实在不快,经常断线的经历是那个时代的老鸟都难以言状的回忆。不过随着BT、流媒体时代的到来,一直不愿改变的Flashget开始慢慢跟不上潮流。虽然后来改名“快车”,增加了一些与当时时代息息相关的新特性,但此时的市场份额早已被迅雷、Bitcomet瓜分,Flashget最终成为一代败将。
三、电驴/电骡 —— 下载软件
电骡(eMule)是一个开源免费的P2P文件共享软件,基于eDonkey2000的eDonkey网络,遵循GNU通用公共许可证协议发布,运行于Windows下。
eDonkey网络(英文:eDonkey Network,也称eDonkey2000 Network或eD2k、eD2k网络),由美国MetaMachine公司开发,创始人Jed.McCaleb和Sam.Yagan在2000年创立,是一种文件分享网络。最初用于共享音乐、电影和软件。与多数文件共享网络一样,它是分布式的;文件基于点对点原理传输,而不是由中枢服务器提供。客户端程序连接到ed2k网络来共享文件。而ed2k服务器作为一个通讯中心,帮助用户在ed2k网络内查找文件。它的客户端和服务端可以工作于Windows、Mac os、Linux、UNIX等操作系统。2005年因与美国唱片工业协会的官司败诉被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判为非法,被判罚向RIAA赔款3000万美元并且永久停止开发。
在国内,电骡的用户更多一些。提到电驴就不得不说VeryCD这个网站,该网站在当年可谓能搜到所有你能想象到的音频、视频资源,而且下载工具只能用电驴,当时博主有两大印象,第一就是资源实在过于丰富,第二就是下载速度是真的慢。
四、豪杰超级解霸 —— 视频播放软件
豪杰超级解霸是北京豪杰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出品的系列软件。2000年前后,豪杰超级解霸在多媒体播放软件市场占有率高达95%,“解霸”系列产品几乎成为播放软件的代名词。超级纠错、完美亮度、色度调节等,使模糊变清晰,化腐朽为传奇,这是豪杰超级解霸的卖点。
当时超级解霸可是收费软件,好像是99一套吧。网上流行很多超级解霸的注册码,注册一下就成了正版。
由于当时日本格斗游戏“街霸”大火,以至于博主相当一段时间一直以为这软件和这游戏有啥关系来着。
五、RealPlayer —— 视频播放软件
1995年,一种画质接近于VCD/DVD的全新视频格式RMVB开始风靡,那时由于视频格式相对较少,每个格式通常需要使用专用的播放器,当时也没有所谓的万能播放器,能够播放RMBV这种视频格式的专用播放器就是RealPlayer!正是由于RMVB在视频编码方面的优秀,之后长达十年时间里RealPlayer席卷全球,时至今日仍然能在网络上下载到各类以RMVB格式编码的电影影片。
不过由于经营方面的原因,RealPlayer在后期逐渐显出颓势,恰逢那时各类视频播放器百花产放的时代,终于在暴风影音、QQ影音、PPS、MPC、PotPlayer等新一代全能播放器的围追堵截下,一代枭雄RealPlayer逐渐退出历史舞台。
六、Winamp —— 音乐播放器
早期的数字音乐播放软件王者---Winamp。软件的图标是一个黄色的闪电,当时几乎是每台电脑必装的软件。 Winamp是数字媒体播放的先驱,由Nullsoft公司在1997年开发,支持众多的格式,而且支持歌词滚动显示,均衡器、歌单保存导入导出等,该软件支持MP3, MP2, MOD, S3M, MTM, ULT,XM, IT, 669, CD-Audio,Line-In等等格式.而且支持各种界面设置,功能可谓十分强大。
七、千千静听 —— 音乐播放器
千千静听是当年相当经典的一款听歌软件,这或许是现在用惯了酷我、酷狗的小童鞋很难理解的一件事。这么“丑”的东东,当年竟然也有人用?在那个CPU频率还在1GHZ左右晃悠的时代,网友们最大的愿望并不是软件界面多么多么华丽,而是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要求——上网听歌时不要卡。因此那个时代的播放器,大多没有什么华丽的外观,而是更关注于后台播放性能与资源消耗度,千千静听便是这个时代的产物。不过随着电脑性能越来越高,后台听歌已经再也不是难事,在线听歌逐渐成为市场主流。而千千静听,自然也在这个新旧交替过程中,慢慢被人们淡忘!
八、ACD See —— 图片浏览软件
相信很多80后都认识这只眼睛吧?(有点儿像“沙丘2000”这款即时战略游戏的图标)。到了win95、win98盛行的时代,ACDSee基本上是装机标配的软件。早年的ACDSee体积很小,但是对于图片格式支持非常丰富,而且运行飞快,不少朋友不仅仅作为图片处理软件用,甚至用来取代系统自带的资源管理器。随着软件功能日益增加,ACDSee的体积也开始日渐臃肿起来,原本一点即开的看图操作,竟也要吭哧吭哧十几秒才能完成。最关键的是,这些所谓的“新功能”并没有给我们带来任何翻天覆地的变化,因此在FastPicutue、美图看看等新一代看图工具的围追堵截下,ACDSee再也没有多少人愿意使用了。
九、WinZip —— 解压缩软件
提起压缩软件的鼻祖,非WinZip莫数,在那个传递靠软盘,上网比牛慢的时代,将一份文件压缩得更小一点,绝对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。时间回到20年前,WinZIP就是每台电脑的标配。不过随着后期压缩能力更强,兼容性更好的WinRAR出现。WinZIP开始慢慢被大家所遗忘,虽然时至今日,WinZIP也还在坚强地活着,但影响力已远不能和对手相比,然而ZIP这个扩展名依然保留到了现在。
十、智能ABC —— 中文输入法
“智能ABC输入法”曾是国内家喻户晓的汉字输入法。当时windows系统里只有两个能输入汉字的输入法,“微软全拼”和“智能ABC”,前者最大的劣势是只能一个字一个字的输,也就是打出这个字的拼音,选择目标汉字,按空格打上去,再进行下一个。这个方式无疑太慢太慢,于是“智能ABC”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,它能“连打”,也就是几个字的拼音一起打,就能一次性出来多个字的备选,大大加快了打字速度。后来随着搜狗、清华紫光、QQ输入法这种功能更强大,附带联想输入、网络输入的软件问世后,智能ABC的淘汰也是必然趋势了。
十一、金山游侠 —— 游戏修改软件
金山游侠,早年最好用的国产游戏修改软件,没有之一,博主至今电脑上依然装的有。在那个还没有风灵月影 的年代,只能开动想象力来手动修改游戏,经常为了一试几个小时就过去了。修改器主要有两个大类,一是内存修改器,二是存档修改器,金山游侠和风灵月影都属于前者,却别是金山游侠需要手动根据游戏运行时各种参数的实时变化,手动输入/调整数值来找到目标数据,而风灵月影是作者直接给你找好了,一键使用就行。如今的3A大作,通常都有现成做好的修改器,直接使用就行,当然更方便。如果遇到没有现成的,依然还得使用这种上古技能,自行手动修改。
十二、东方快车 —— 翻译软件
当年翻译软件的天花板就是东方快车(另一个是金山快译,二者差不多)。由于早期中国PC市场的体量不大,当时绝大多数的国外软件都没有提供中文版供国内用户使用,以至于在英语还不普及的时候,面对满屏英文,国内使用者压力山大。1997年, 何恩培策划并组织研发了智能汉化翻译软件“东方快车”,软件的最大作用,就是能够实时”汉化”这些软件,几乎等同于中文版软件。注意,是直接把其它软件的UI界面汉化成中文。当前由于windows系统不断更新以及软件编写的架构与当时有质的区别,所以现在这种形式的汉化几乎不可能,但在当时简直是黑科技,让人相当惊艳!
十三、OICQ —— 聊天软件
(注意左边那只企鹅的围巾,早期的QQ图标中,企鹅围巾颜色是暗红的,和当前的有一丁点儿差异。)
OICQ是1999年2月由腾讯自主开发的基于Internet的即时通信网络工具,是如今QQ的前身。QQ以前是模仿ICQ来的,ICQ是国际的一个聊天工具,是I seek you(我寻找你)的意思,OICQ模仿ICQ它在ICQ前加了一个字母O,意为opening I seek you,意思是“开放的ICQ”。但被指出侵权行为,2000年11月腾讯推出QQ2000版本,OICQ正式更名为QQ。除了名字变化,腾讯QQ的标志却一直没有改,一直是小企鹅。因为标志中的小企鹅很可爱迷人而且很受女生的肯定,用英语来说就是cute,因为cute和Q是谐音的,所以小企鹅配QQ也是一个很好的名字。1999年10月,就在OICQ席卷中国即时通讯市场之时,一纸律师函发到了刚刚成立3年的腾讯公司。ICQ的母公司美国在线(AOL)起诉腾讯侵权,要求OICQ改名,马化腾于是将OICQ改名为QQ,沿用至今,小马哥也创造了中国互联网的一个神话。
博主还清晰地记得QQ早期版本的界面,只有我的好友、陌生人、黑名单3项,还有6位、7位、8位的QQ号,满满的都是回忆。
十四、MSN —— 聊天软件
提到聊天软件,99%的人都会想到QQ和微信。然而在20年前,同样有一款聊天神器也拥有着微信一样的辉煌,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微软MSN。MSN原本是Windows的一个组件,用于网络上的两个人进行即时沟通使用。而当时引发MSN火爆的另一个原因,是很多外企员工也在使用它进行通信,因此MSN也拥有了另一个诨名——“白领版QQ”。不过随着竞争对手QQ不断推陈出新,微软的大公司毛病开始一点点显露无遗。功能落后、市场反应慢,不能及时根据用户需求调整产品。最要命的是,还出现了几次大规模的断服事件。2013年3月,微软宣布关闭MSN服务(彼时MSN已经更名为Windows Live Messenger),至此这款曾经被万千中国白领青睐的“蓝色小人”终于画上了句号。
十五、NERO —— 光盘刻录软件
2000年前后,人们对于大容量存储的需求日益增大,互联网不给力,1.44MB的软盘又放不了多少东西,至于U盘?别闹了,那玩意儿才刚被发明出来,能用得起的基本全是大公司。于是光盘和可刻录光驱,便成为多数用户廉价的首选。
那时的光盘有很多种类,而使用最普遍的则被称为CD-R(一次性写入光盘)。和可复写式刻录光盘(CD-RW)相比,CD-R最大的特点是只能进行一次性刻录。及至于刻录软件是否稳定,刻录过程中是否有其他软件干扰,都会影响到整个刻录的成功。
在众多软件中,Nero以其界面简单,方便易用迅速成为很多用户的首选,至于很多销售CD-R的商家也搭上了快车道,因此大赚了一笔(著名的某东老总就是以此起家的)。
不过随着后面U盘日渐白菜价,以及CD-R光盘不耐磨、易损坏等问题,这种刻录式存储媒介现在已经鲜有人使用了,甚至光驱也不再成为新电脑的标配!
十六、江民KV3000 —— 杀毒软件
作为曾经的国产杀软三巨头(另两位是瑞星和金山),江民算是其中最有骨气的一家企业了。最早的江民是以KV系列杀毒软件起家,那时的《电脑报》(曾经也是PC Fan们人手一份的报纸)每周都会在内页中刊登一份最新的KV病毒特征码,和现在的在线升级不同,那时想要杀灭最新的病毒,必须手工将这些代码敲入到软件中。虽然这样的操作费时费力,但那时的小伙伴们却乐此不彼,甚至将这种独特的操作方式作为彰显自己电脑水平的一个表现。随着免费杀毒软件的大肆崛起,始终不愿意放弃收费政策的江民早已从网友的电脑中消失,如今的江民已经转型于企业市场,再也没有了当年的辉煌!
创始人——王江民
十七、瑞星 —— 杀毒软件
瑞星杀毒是那个电脑病毒横向的年代中,另一个国人装机必备软件。软件性质大体和上文提到的江民一样,瑞星有个非常超前的设计就是它的吉祥物——一只可爱的小狮子,而这只小狮子是真的会出现在电脑桌面右下角的,而且还有多个动画循环播放。虽然现在已经稀松平常了,在那个年代有这个设计的,这是博主唯一能想到的软件。当然,杀毒软件杀毒的提前是得开发商要很清楚病毒的原理并更新病毒库,才能杀掉,后来随着windows自身的安全性越来越高、做病毒的人越来越少(主要是没什么经济价值了)、外加360这种把费用直接打到0,这三个原因,付费杀毒软件瞬间销售匿迹。
十八、卡巴斯基 —— 杀毒软件
卡巴斯基是世界上拥有最尖端科技的杀毒软件之一,总部设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,全名“卡巴斯基实验室”,是国际著名的信息安全领导厂商之一,创始人为俄罗斯人尤金·卡巴斯基。公司为个人用户、企业网络提供反病毒、防黑客和反垃圾邮件产品。经过二十五年与计算机病毒的战斗,卡巴斯基获得了独特的知识和技术,使得卡巴斯基成为了病毒防卫的技术领导者和专家。该公司的旗舰产品-著名的卡巴斯基安全软件,主要针对家庭及个人用户,能够彻底保护用户计算机不受各类互联网威胁的侵害。当然它的归宿和瑞星、江民、诺顿、小红伞这些优秀的杀毒软件一样,终归逃不过时代的洪流。
十九、超级兔子 —— 系统优化软件
操作系统历经多次变革,已经变得越来越人性化,但对于硬件的要求也是与日俱增,于是各种各样的系统优化软件慢慢流行起来。那时的系统优化软件主要分为两大阵营,超级兔子和Windows优化大师。两者除了界面略有不同外,功能相差无己。不过随着越来越多安全工具开始内置优化模块,单纯安全工具已经越来越难以体现自己的优势,超级兔子终于被时代所抛弃!
二十、Windows优化大师 —— 系统优化软件
同超级兔子一样,windows优化大师是另一个系统优化软件,主要还是当年微软系统中没有自带那么多方便的设置、优化功能,普通玩家也搞不清楚那一堆复杂的设置,于是就诞生了这类傻瓜式的优化软件,然而随着流氓中的流氓——360的诞生,一切尘归尘,土归土。
尾声
早年间优秀的PC软件还远不止这些,比如影音传送带、金山画王、诺顿、小红伞、比特精灵、比特卫星、浩方对战平台等等等等。
由于时代变迁,那些押错赛道的软件无奈只能接受被淘汰的命运,但它们在整个信息时代发展中的先驱作用,值得永远被铭记!
—— 全文完 ——
#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#
中国计算机软件界曾经有一个名震八方的企业,它的名字叫金山 ,它所生产的软件,陪伴了一代人的成长,尤其是 80、90后!
它的温床培育了一群中国互联网大佬,江湖人称「金山系」。
原本逐渐没落的它,在这一连串的金山系大佬重出江湖之后,又唤起了人们的回忆。
2010 年,原金山 CEO 雷军创办了小米科技,随后重新执掌金山软件董事长。
2014 年,金山系的傅盛创办了猎豹移动。
曾经它的产品如日中天,如今很多已经淹没在了历史的尘封中。今天,我们就拾起满满的情怀,缅怀下那些年用过的金山软件。
金山画王
金山画王 是 2002 年推出的「一个为儿童设计的简单绘画工具」,畅销德国、法国、美国 7 个国家,被誉为「一款不可多得的普及绘画软件」!总共有 2002、2003、2004 以及 2006 四个版本。
遥想当年,几乎每一个学校电脑室都装有金山画王。每一次上电脑课,小学生们只有三件事可做:玩扫雷,屏幕保护装置以及金山画王。每次金山画王的背景音乐就瞬间高潮,一节课 40 分钟一下就过去了,画了一张又一张的画,意犹未尽地又只能等待下周的电脑课!
金山画王集合了喷笔、滤镜、魔力棒等 40 多种绘画、特效工具,750 幅植物、动物、人物角色、背景、动画等图片素材随意组合,让创作随心所欲 。其中能有多种变换的仙女袋则成为了小朋友们戏耍调戏的最佳对象。
可惜 2006 版本成了金山画王的绝唱,从此不再更新。我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当年打开画王的开场视频,大家不要哭出来!!
金山毒霸
金山毒霸 估计是大多数幼年极客接触的第二款金山软件。
它从 1999 年开始发布最初版本,直至 2010 年被归入新成立的金山网络。回想单机杀毒主导的年代,金山毒霸与瑞星杀毒并驾齐驱。
江民杀毒软件紧随其后,三者堪称中国杀毒软件三大霸主。
有多少人看到 XP 系统开机启动画面里的金山标志和「金山毒霸正在保护您的电脑」就感到心安?
又有多少人装上瑞星杀毒就是为了玩弄桌面上的瑞星小狮子?
但一切都在 2008 年奇虎 360 推出免费杀毒软件而烟消云散,360 因此迅速占领了国内杀软行业的大半江山,跟不上时代的金山毒霸每况愈下,从此一蹶不振。
截止 2010 年 5 月,360 杀毒市场占有率达到 77%,而金山毒霸已经变得鲜有人知,只能靠企业级市场苟延残喘。
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深入,金山公司又推出了金山卫士和手机毒霸等软件,但其影响力都大不如前。
金山打字
金山打字 是一款教育软件,主要由「金山打字通」和「金山打字游戏」两部分构成,金山打字针对用户水平的定制个性化的练习课程,循序渐进。
金山打字从 2002 年开始发布,随后推出了 2002、2003、2004、2006、2008 版,最新版本是 2013。
在十多年前金山打字的年代,没有搜狗输入法与云计算,五笔和拼音共存,打字速度仍然非常重要。金山打字因为加入了游戏而受到了极大欢迎。其中名为「生死时速」的警察抓小偷打字游戏更是风靡一时。
其实游戏很简单,玩家可以扮演警察或者小偷两个角色,有多篇文章可供选择,
字打得越快,警察和小偷都跑得越快,能够抓住或者逃跑,有中英文两种模式,这样的游戏现在看起来确实挺无聊的。
但当时网络不普及,娱乐匮乏,没有英雄联盟、知乎和数不清的网剧。就这样的一个简单游戏,用户都玩得很入神……如今打字速度飞起的年代,不知还有多少人记得这个经典的启蒙软件?
金山游侠
不得不说,这是我当年最爱的一个软件。它美其名为「游侠」,但实际上就是一个——游戏外挂,作弊软件!!
在单机游戏的时代,数据为王!多少人为了《仙剑奇侠传》《陆小凤金鹏王朝》《富甲天下》等游戏通关而夙兴夜寐?而这无非就是游戏界面上的一个级数、金钱数字的变化罢了,这时候这款无耻的软件就诞生了。
金山游侠允许你在玩游戏的时候后台运行,使用方法很简单。比方说你在玩《仙剑奇侠传·问情版》,南宫煌的血量是 101,这时候你把游侠调出来,填入 101,等到血量变为 50 的时候再填,这样你就把这个数值锁定了,把它改为 100000 就基本上不会死了。
对于《大富翁》等赚钱类游戏就更简单了,把金钱改个数字就能直接通关了。
此外,金山游侠还支持游戏速度改变、攻略支持功能等等。
降低游戏速度对于《陆小凤·金鹏王朝》这种包含快速场景的即时游戏大有裨益。当时还是小学生的我就是靠它通过一些比较刁钻关卡的。
试问当年的单机游戏玩家,没有游侠爸爸你们能打爆机吗??【诚实答!】
金山词霸 + 金山快译
如今机器翻译已经成了各大互联网公司必不可少的业务之一,有道、百度、搜狗等等市场大拿呼风唤雨,但相信很多用户仍然忘不了金山词霸 和金山快译 这两个先驱者。
金山词霸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单词翻译和学习。它为十多年前中国人英语学习的提升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,许多学生一边查词霸一边啃练习度过了大学的四六级考试~~
而金山快译则是进行句子段落翻译。但当年石器时代的翻译技术远远比不上今日的深度学习,效果实在不敢恭维,如下图。
金山翻译类产品占据市场龙头多年,拔剑四顾心茫然,逐步陷入了僵化。随着网易有道词典的入局,一来力推移动手机词典,二是免费,三是增加了网络释义,这三招沉重打击了金山。
2012 年,有道词典正式份额超越金山词霸,2013 年初公布的数据,有道词典各平台累积安装量超越3亿。金山词霸在翻译界逐渐被遗忘,而金山快译则被归入属于考古文物了。
金山 WPS
压轴这款软件,是金山公司最具影响力的软件,它抵挡了微软办公系统 OFFICE 20 多年的猛烈进攻,堪称民族软件的旗帜。
1992 年版本的金山 WPS ,由著名教主求伯君开发:
当年的金山在香港注册。
它历经了多个版本的迭代。
终于成了今天的摸样。
有人说它抄袭,因为长得和微软的一毛一样。
有人说它是民族骄傲,因为没有他,地球上每日的中文输入用的都是外国人的产品。国人的尊严何在?
真相需要厘清,但情感不需要质疑,它不仅是一代人的集体回忆,恐怕还会是下一代人夺回战场的原力!
BAT 之后的第四极
在雷军的主导之下,金山软件旗下庞杂的业务部门,最终被整合成「3+1」的架构,「3」指金山办公(WPS)、金山游戏(西山居)、金山网络(现为猎豹移动),「1」为金山云。
(图片来自 IT 时代周刊)
金山画王和他的小伙伴们,不仅大隐隐于江湖,甚至在金山的官网上也难以找到它们的痕迹。然而,他们毕竟在一代人心中留下了自己的声音。
你和金山软件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?
-----------
更多资讯,进入
「创次方」|全球创意科技锦囊
微信号ID:chuangcifang1
-----------
来源:混沌排行榜
声明: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您可联系我们,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。
博主是1999年接触电脑的,2000年家里有了台式机,然后和众多孩子一样,迷上了这玩意,虽然博主也毫无意外地沉迷游戏,但同时也对早期的电脑硬件、软件技术有过深入研究,比如BIOS、注册表、黑客技术这种东西。今天不聊硬件,我们来盘点下老网民都耳熟能详的20款PC软件,几乎家家电脑上都会装的那种。
照例先上logo墙:
一、网络蚂蚁 —— 下载软件
互联网刚诞生的时代,不仅网速慢,稳定性也极差,大家都记得拨号上网 的年代吧,家里只要来电话,电脑就掉线。那么下载东西的时候如果网络掉线,不管下载了多少,都只能重新来过。现在大家对这个感受不深,是因为几乎所有的下载软件都支持“断点续传”功能,而这个概念最初被大家熟知,就是这款被称为下载软件鼻祖的“网络蚂蚁”。
网络蚂蚁(NetAnts)是上海交通大学学生洪以容 开发的下载工具软件,它利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技术手段,如多点连接、断点续传、计划下载等,使你在现有的条件下,大大地加快了下载的速度。由于这个下载软件,用蚂蚁搬家来象征它从网络上下载数据,因此就称为网络蚂蚁。网络蚂蚁,工作起来有一股锲而不舍(断点续传)和团结一致(多点连结)的精神,是一个帮助你在网络上下载资料的勤奋的蚂蚁工人。网络蚂蚁代表着七八年前的主流,然而现今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野,变成一种对过去的怀念。
NetAnts最初是以英文界面示人,以至于很多人都产生了这样种错觉,认为网络蚂蚁是一款国外工具,但它确确实实是纯正的“中国“血统。
洪以容
二、网际快车 —— 下载软件
Flashget并不是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网络下载加速软件,但却是当时最受中国网民喜欢的下载工具之一。当年大家青睐它的主要原因,是因为那时的网络实在不快,经常断线的经历是那个时代的老鸟都难以言状的回忆。不过随着BT、流媒体时代的到来,一直不愿改变的Flashget开始慢慢跟不上潮流。虽然后来改名“快车”,增加了一些与当时时代息息相关的新特性,但此时的市场份额早已被迅雷、Bitcomet瓜分,Flashget最终成为一代败将。
三、电驴/电骡 —— 下载软件
电骡(eMule)是一个开源免费的P2P文件共享软件,基于eDonkey2000的eDonkey网络,遵循GNU通用公共许可证协议发布,运行于Windows下。
eDonkey网络(英文:eDonkey Network,也称eDonkey2000 Network或eD2k、eD2k网络),由美国MetaMachine公司开发,创始人Jed.McCaleb和Sam.Yagan在2000年创立,是一种文件分享网络。最初用于共享音乐、电影和软件。与多数文件共享网络一样,它是分布式的;文件基于点对点原理传输,而不是由中枢服务器提供。客户端程序连接到ed2k网络来共享文件。而ed2k服务器作为一个通讯中心,帮助用户在ed2k网络内查找文件。它的客户端和服务端可以工作于Windows、Mac os、Linux、UNIX等操作系统。2005年因与美国唱片工业协会的官司败诉被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判为非法,被判罚向RIAA赔款3000万美元并且永久停止开发。
在国内,电骡的用户更多一些。提到电驴就不得不说VeryCD这个网站,该网站在当年可谓能搜到所有你能想象到的音频、视频资源,而且下载工具只能用电驴,当时博主有两大印象,第一就是资源实在过于丰富,第二就是下载速度是真的慢。
四、豪杰超级解霸 —— 视频播放软件
豪杰超级解霸是北京豪杰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出品的系列软件。2000年前后,豪杰超级解霸在多媒体播放软件市场占有率高达95%,“解霸”系列产品几乎成为播放软件的代名词。超级纠错、完美亮度、色度调节等,使模糊变清晰,化腐朽为传奇,这是豪杰超级解霸的卖点。
当时超级解霸可是收费软件,好像是99一套吧。网上流行很多超级解霸的注册码,注册一下就成了正版。
由于当时日本格斗游戏“街霸”大火,以至于博主相当一段时间一直以为这软件和这游戏有啥关系来着。
五、RealPlayer —— 视频播放软件
1995年,一种画质接近于VCD/DVD的全新视频格式RMVB开始风靡,那时由于视频格式相对较少,每个格式通常需要使用专用的播放器,当时也没有所谓的万能播放器,能够播放RMBV这种视频格式的专用播放器就是RealPlayer!正是由于RMVB在视频编码方面的优秀,之后长达十年时间里RealPlayer席卷全球,时至今日仍然能在网络上下载到各类以RMVB格式编码的电影影片。
不过由于经营方面的原因,RealPlayer在后期逐渐显出颓势,恰逢那时各类视频播放器百花产放的时代,终于在暴风影音、QQ影音、PPS、MPC、PotPlayer等新一代全能播放器的围追堵截下,一代枭雄RealPlayer逐渐退出历史舞台。
六、Winamp —— 音乐播放器
早期的数字音乐播放软件王者---Winamp。软件的图标是一个黄色的闪电,当时几乎是每台电脑必装的软件。 Winamp是数字媒体播放的先驱,由Nullsoft公司在1997年开发,支持众多的格式,而且支持歌词滚动显示,均衡器、歌单保存导入导出等,该软件支持MP3, MP2, MOD, S3M, MTM, ULT,XM, IT, 669, CD-Audio,Line-In等等格式.而且支持各种界面设置,功能可谓十分强大。
七、千千静听 —— 音乐播放器
千千静听是当年相当经典的一款听歌软件,这或许是现在用惯了酷我、酷狗的小童鞋很难理解的一件事。这么“丑”的东东,当年竟然也有人用?在那个CPU频率还在1GHZ左右晃悠的时代,网友们最大的愿望并不是软件界面多么多么华丽,而是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要求——上网听歌时不要卡。因此那个时代的播放器,大多没有什么华丽的外观,而是更关注于后台播放性能与资源消耗度,千千静听便是这个时代的产物。不过随着电脑性能越来越高,后台听歌已经再也不是难事,在线听歌逐渐成为市场主流。而千千静听,自然也在这个新旧交替过程中,慢慢被人们淡忘!
八、ACD See —— 图片浏览软件
相信很多80后都认识这只眼睛吧?(有点儿像“沙丘2000”这款即时战略游戏的图标)。到了win95、win98盛行的时代,ACDSee基本上是装机标配的软件。早年的ACDSee体积很小,但是对于图片格式支持非常丰富,而且运行飞快,不少朋友不仅仅作为图片处理软件用,甚至用来取代系统自带的资源管理器。随着软件功能日益增加,ACDSee的体积也开始日渐臃肿起来,原本一点即开的看图操作,竟也要吭哧吭哧十几秒才能完成。最关键的是,这些所谓的“新功能”并没有给我们带来任何翻天覆地的变化,因此在FastPicutue、美图看看等新一代看图工具的围追堵截下,ACDSee再也没有多少人愿意使用了。
九、WinZip —— 解压缩软件
提起压缩软件的鼻祖,非WinZip莫数,在那个传递靠软盘,上网比牛慢的时代,将一份文件压缩得更小一点,绝对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。时间回到20年前,WinZIP就是每台电脑的标配。不过随着后期压缩能力更强,兼容性更好的WinRAR出现。WinZIP开始慢慢被大家所遗忘,虽然时至今日,WinZIP也还在坚强地活着,但影响力已远不能和对手相比,然而ZIP这个扩展名依然保留到了现在。
十、智能ABC —— 中文输入法
“智能ABC输入法”曾是国内家喻户晓的汉字输入法。当时windows系统里只有两个能输入汉字的输入法,“微软全拼”和“智能ABC”,前者最大的劣势是只能一个字一个字的输,也就是打出这个字的拼音,选择目标汉字,按空格打上去,再进行下一个。这个方式无疑太慢太慢,于是“智能ABC”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,它能“连打”,也就是几个字的拼音一起打,就能一次性出来多个字的备选,大大加快了打字速度。后来随着搜狗、清华紫光、QQ输入法这种功能更强大,附带联想输入、网络输入的软件问世后,智能ABC的淘汰也是必然趋势了。
十一、金山游侠 —— 游戏修改软件
金山游侠,早年最好用的国产游戏修改软件,没有之一,博主至今电脑上依然装的有。在那个还没有风灵月影 的年代,只能开动想象力来手动修改游戏,经常为了一试几个小时就过去了。修改器主要有两个大类,一是内存修改器,二是存档修改器,金山游侠和风灵月影都属于前者,却别是金山游侠需要手动根据游戏运行时各种参数的实时变化,手动输入/调整数值来找到目标数据,而风灵月影是作者直接给你找好了,一键使用就行。如今的3A大作,通常都有现成做好的修改器,直接使用就行,当然更方便。如果遇到没有现成的,依然还得使用这种上古技能,自行手动修改。
十二、东方快车 —— 翻译软件
当年翻译软件的天花板就是东方快车(另一个是金山快译,二者差不多)。由于早期中国PC市场的体量不大,当时绝大多数的国外软件都没有提供中文版供国内用户使用,以至于在英语还不普及的时候,面对满屏英文,国内使用者压力山大。1997年, 何恩培策划并组织研发了智能汉化翻译软件“东方快车”,软件的最大作用,就是能够实时”汉化”这些软件,几乎等同于中文版软件。注意,是直接把其它软件的UI界面汉化成中文。当前由于windows系统不断更新以及软件编写的架构与当时有质的区别,所以现在这种形式的汉化几乎不可能,但在当时简直是黑科技,让人相当惊艳!
十三、OICQ —— 聊天软件
(注意左边那只企鹅的围巾,早期的QQ图标中,企鹅围巾颜色是暗红的,和当前的有一丁点儿差异。)
OICQ是1999年2月由腾讯自主开发的基于Internet的即时通信网络工具,是如今QQ的前身。QQ以前是模仿ICQ来的,ICQ是国际的一个聊天工具,是I seek you(我寻找你)的意思,OICQ模仿ICQ它在ICQ前加了一个字母O,意为opening I seek you,意思是“开放的ICQ”。但被指出侵权行为,2000年11月腾讯推出QQ2000版本,OICQ正式更名为QQ。除了名字变化,腾讯QQ的标志却一直没有改,一直是小企鹅。因为标志中的小企鹅很可爱迷人而且很受女生的肯定,用英语来说就是cute,因为cute和Q是谐音的,所以小企鹅配QQ也是一个很好的名字。1999年10月,就在OICQ席卷中国即时通讯市场之时,一纸律师函发到了刚刚成立3年的腾讯公司。ICQ的母公司美国在线(AOL)起诉腾讯侵权,要求OICQ改名,马化腾于是将OICQ改名为QQ,沿用至今,小马哥也创造了中国互联网的一个神话。
博主还清晰地记得QQ早期版本的界面,只有我的好友、陌生人、黑名单3项,还有6位、7位、8位的QQ号,满满的都是回忆。
十四、MSN —— 聊天软件
提到聊天软件,99%的人都会想到QQ和微信。然而在20年前,同样有一款聊天神器也拥有着微信一样的辉煌,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微软MSN。MSN原本是Windows的一个组件,用于网络上的两个人进行即时沟通使用。而当时引发MSN火爆的另一个原因,是很多外企员工也在使用它进行通信,因此MSN也拥有了另一个诨名——“白领版QQ”。不过随着竞争对手QQ不断推陈出新,微软的大公司毛病开始一点点显露无遗。功能落后、市场反应慢,不能及时根据用户需求调整产品。最要命的是,还出现了几次大规模的断服事件。2013年3月,微软宣布关闭MSN服务(彼时MSN已经更名为Windows Live Messenger),至此这款曾经被万千中国白领青睐的“蓝色小人”终于画上了句号。
十五、NERO —— 光盘刻录软件
2000年前后,人们对于大容量存储的需求日益增大,互联网不给力,1.44MB的软盘又放不了多少东西,至于U盘?别闹了,那玩意儿才刚被发明出来,能用得起的基本全是大公司。于是光盘和可刻录光驱,便成为多数用户廉价的首选。
那时的光盘有很多种类,而使用最普遍的则被称为CD-R(一次性写入光盘)。和可复写式刻录光盘(CD-RW)相比,CD-R最大的特点是只能进行一次性刻录。及至于刻录软件是否稳定,刻录过程中是否有其他软件干扰,都会影响到整个刻录的成功。
在众多软件中,Nero以其界面简单,方便易用迅速成为很多用户的首选,至于很多销售CD-R的商家也搭上了快车道,因此大赚了一笔(著名的某东老总就是以此起家的)。
不过随着后面U盘日渐白菜价,以及CD-R光盘不耐磨、易损坏等问题,这种刻录式存储媒介现在已经鲜有人使用了,甚至光驱也不再成为新电脑的标配!
十六、江民KV3000 —— 杀毒软件
作为曾经的国产杀软三巨头(另两位是瑞星和金山),江民算是其中最有骨气的一家企业了。最早的江民是以KV系列杀毒软件起家,那时的《电脑报》(曾经也是PC Fan们人手一份的报纸)每周都会在内页中刊登一份最新的KV病毒特征码,和现在的在线升级不同,那时想要杀灭最新的病毒,必须手工将这些代码敲入到软件中。虽然这样的操作费时费力,但那时的小伙伴们却乐此不彼,甚至将这种独特的操作方式作为彰显自己电脑水平的一个表现。随着免费杀毒软件的大肆崛起,始终不愿意放弃收费政策的江民早已从网友的电脑中消失,如今的江民已经转型于企业市场,再也没有了当年的辉煌!
创始人——王江民
十七、瑞星 —— 杀毒软件
瑞星杀毒是那个电脑病毒横向的年代中,另一个国人装机必备软件。软件性质大体和上文提到的江民一样,瑞星有个非常超前的设计就是它的吉祥物——一只可爱的小狮子,而这只小狮子是真的会出现在电脑桌面右下角的,而且还有多个动画循环播放。虽然现在已经稀松平常了,在那个年代有这个设计的,这是博主唯一能想到的软件。当然,杀毒软件杀毒的提前是得开发商要很清楚病毒的原理并更新病毒库,才能杀掉,后来随着windows自身的安全性越来越高、做病毒的人越来越少(主要是没什么经济价值了)、外加360这种把费用直接打到0,这三个原因,付费杀毒软件瞬间销售匿迹。
十八、卡巴斯基 —— 杀毒软件
卡巴斯基是世界上拥有最尖端科技的杀毒软件之一,总部设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,全名“卡巴斯基实验室”,是国际著名的信息安全领导厂商之一,创始人为俄罗斯人尤金·卡巴斯基。公司为个人用户、企业网络提供反病毒、防黑客和反垃圾邮件产品。经过二十五年与计算机病毒的战斗,卡巴斯基获得了独特的知识和技术,使得卡巴斯基成为了病毒防卫的技术领导者和专家。该公司的旗舰产品-著名的卡巴斯基安全软件,主要针对家庭及个人用户,能够彻底保护用户计算机不受各类互联网威胁的侵害。当然它的归宿和瑞星、江民、诺顿、小红伞这些优秀的杀毒软件一样,终归逃不过时代的洪流。
十九、超级兔子 —— 系统优化软件
操作系统历经多次变革,已经变得越来越人性化,但对于硬件的要求也是与日俱增,于是各种各样的系统优化软件慢慢流行起来。那时的系统优化软件主要分为两大阵营,超级兔子和Windows优化大师。两者除了界面略有不同外,功能相差无己。不过随着越来越多安全工具开始内置优化模块,单纯安全工具已经越来越难以体现自己的优势,超级兔子终于被时代所抛弃!
二十、Windows优化大师 —— 系统优化软件
同超级兔子一样,windows优化大师是另一个系统优化软件,主要还是当年微软系统中没有自带那么多方便的设置、优化功能,普通玩家也搞不清楚那一堆复杂的设置,于是就诞生了这类傻瓜式的优化软件,然而随着流氓中的流氓——360的诞生,一切尘归尘,土归土。
尾声
早年间优秀的PC软件还远不止这些,比如影音传送带、金山画王、诺顿、小红伞、比特精灵、比特卫星、浩方对战平台等等等等。
由于时代变迁,那些押错赛道的软件无奈只能接受被淘汰的命运,但它们在整个信息时代发展中的先驱作用,值得永远被铭记!
—— 全文完 ——
发表评论